 |
650c公路車需要的零件選擇的確是比較少,我畫車組車後對零組件的心得是:先找好零件後才做車架幾何的最後修改。 |
 |
輪組:自己找輪圈、花轂請專家編。想要鋁圈加碟煞,這輪組目前在市面上是找不到。
|
|
 |
甩把:沒有小手用的甩把,前伸空間也被它吃掉一大塊,很需要體積更小,作動遊隙也小的甩把給小手用,也許電子變速有機會縮小,油壓煞車可能達成小作動遊隙。目前沒這些選項就是了。 |
 |
鋼管前叉重了點,但沒想像中那麼重,又可以客製所以需求,是個不錯的選擇。 |
 |
前叉(Fork):650c前叉難找,如果又要碟煞座,又要指定rack就更難;比較可能是訂製或調整頭管角來作出需要的Trail值。 |
 |
前變速器(Front Derailleur):短腿使座管挺直,小輪徑可能使BB上升,這兩個因素都會迼成後下叉夾角變大而超出變速器的規格範圍,如果不幸發生了,除非有大角度用的變速器(我沒看過),不然採用像SRAM的Rival 1單片大盤系統,去掉前變速器也是一個解決方法。 |
 |
後下叉長度(Chainstay length):在無前變速器的系統下,應該會有比較大的縮短空間,否則各家變速器都要求405mm長度才保證動作正常,縮短有作動不正常的風險。 |
 |
座墊:SQ-lab的椅墊有提供臀型測量的服務,椅墊也要fitting後,它的功能才能發揮,這張就解除了長途騎乘後屁服會開花的問題。 |
 |
UCI規定座墊和BB的相對關係,座管角度挺直了以後,如果能搭配短一點的座墊,除了安全(上管已經比較短了,還被座墊遮掉一大半就更短,沒空間上下車呀)、舒適點以外,也比較不會犯規。 |
 |
曲柄和齒盤:市售通用大盤組的曲柄幾乎沒有比165mm短的,如果輪徑換650c,曲柄也換短後,想要保持踩踏力矩的話,就只剩大盤齒數可以調整了;在我畫的650c中,幸運地這個情形沒有發生,因為155mm的曲柄剛好把650c的力矩抵消;但如果是160mm/150mm或其它長度的曲柄,那就得換算一下了,情況會複雜一些,除了要用目標力矩算出大盤齒數以外,還要考慮算出來的齒數差是不是還落在後變速器的「齒容數」規格內?不是的話連後變速器也要換。 |
 |
除了日本的sugino有提供很多的 曲柄長度/齒數/速別 等選擇很多以外(有海外直購過),也可以考慮國內的瑞迪亞Ridea看看(聽說比Sugino便宜, 但沒機會試)。 |
 |
也曾去泡寶淘到便宜的152mm的曲柄,還沒機會玩。有一種說法是長曲柄省力,短曲柄轉得快,我的看法是:曲柄長度是fitting的一部分,調力矩的話應該是變速系統的工作。就算是單速車也不應該選用太不合身的曲柄長度來妨礙踩踏廻轉的動作效率。 |
 |
車架訂製:剛燒好的大巴銅焊接車架和前叉 |
 |
最強彩度對比色是黑色和黃色。 |
 |
網上有看過前人找雲豹訂製車架,可惜我失之交臂,還是買了成車,所以沒經驗。後來是請騎異燒製的 ,提供幾何圖後,管材選擇就全靠阿德師博提供建議,最後選色烤漆就完成了。
|
 |
碟煞:夾鉗本來是設計在後三角內的,還可以省一根支撐,最後因為臨時換型號而塞不進去,改到後上叉上了。 |
 |
這是二號車,做了幾個檢討後的修改:
1。依腿部幾何把座管角由75度修改為75.5度。
2。BB drop由255mm改為245mm以調整後下叉角符合前變規格。
3。同時也把頭管角拉由70度拉直為71度進來,增加過彎靈活度。
4。縮上管換取伸長龍頭10mm,加點操控力矩。上管長度是否會過短影響上下車還要評估。確認這10mm的龍頭長度是否值得改。
這個圖算是個檢討記錄而己,目前還沒有動工計劃。
|
畫650c車架的心得大概記錄至些,車架幾何的其他部分大概都是機械特性的選擇了,要設計出正確的效果想必需要很多我最欠缺的經驗,所以我就很識相地各處抄來用;這些心得記錄是以第一次畫車架幾何的業餘愛好者的方式和角度出發,在記錄的過程也頗有收獲,發現了一些之前沒注意到的問題而加以修正過;雖然是畫650c車架的心得記錄,卻發現了很多不限於650c的通用的幾何關係,也學習到了一些車架設計相關的規格、規範和工具使用,過程真的很有挑戰性;文中如有誤謬之處還請海涵並不吝指正。
(3) 上管篇